觀賞魚可以隨便喂?魚不同,口味不同,亂喂會讓你很尷尬的
對不起,我是嘩仔!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嘩仔。
今天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觀賞魚可以吃嗎,其實就是昨天剛發生的事兒。
昨日,一個遠方親戚帶著一個小孩子來我的錦鯉漁場游玩。
這孩子約莫著有十歲左右,手里捧著一包辣條,味道撲鼻。
伴隨著辣條的異香,三個大人和一個孩子就在魚塘邊一邊欣賞錦鯉的游姿,一邊開始了家長里短的閑聊。
正當大人聊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觀賞魚可以吃嗎,這孩子突然腦洞大開,居然將一些辣條丟向了錦鯉魚群,錦鯉圍而不食之。
嘩仔當然是第一時間就制止這個熊孩子繼續進行這種“可愛”的行為。
誰知這個孩子的父親脫口而出一句:孩子在公園里就這樣喂過魚,沒事兒的,別緊張,放心吧!
別緊張?
放心吧?
我勒個去!
嘩仔一邊陪著笑臉敷衍著,一邊在心里嘀咕:看來是很有必要普及一下觀賞魚食性的相關知識了,否則不知有多少小朋友會被自己的家長引入歧途啊!
今天的科普文章主題很簡單:觀賞魚是不能隨便喂食的!
且聽嘩仔娓娓道來。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那些求知欲很旺盛的觀賞魚發燒友,不適合那些不求甚解的觀賞魚殺手。預計我也218秒。
非友情提示:嘩仔所有的文章,當然也包括眼前這一篇,都拒絕任何個人、任何公司和任何媒體的善意轉載,更加拒絕那些疑似不孕不育的偽原創作者的惡意洗稿。請你們自重!
先請出燒腦的魚食喜好性指數公式吧!
上圖中的公式就是魚類學家耳熟能詳的魚食喜好性指數公式。
嘩仔先帶大家燃燒一下腦細胞吧!
P——是概率的意思,代表某種魚類對新增種類的餌料感興趣的可能性;
n——代表某種新增餌料在特性水環境中的數量;
m——代表當時水體中所有餌料種類的總數;
a——代表新增種類的餌料在總的飼料中的占比。
其中這個a值計算起來十分復雜,這里就不展開來講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自學一下。
說了這么多,這個公式有什么意義呢?
簡單說,這個公式是想表達某種觀賞魚對某種新增天然餌料的喜好程度。
再換成大白話,這個公式的意思就是:不同的觀賞魚會對不同的飼料會產生不同的興趣。
歸根到底一句話:觀賞魚也是會挑食的!
如果是在自然環境中,魚類可以獲得的餌料是復雜多樣的,比如——篦齒眼子菜、苦草、菹草、輪葉黑藻、金魚藻、硅藻、枝角類、橈足類、輪蟲、水生昆蟲、扁螺和碎屑。
但是因為在造物主的精心設計下,不同的魚類會對不同種類的餌料產生不同程度的偏好。
根據魚類食性的偏好,魚類學家將魚類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草食性魚類。
其實這里也包括了那些食藻的魚類。
最著名的就是草魚和武昌魚,還有大海里的沙瑙魚,長江里的梭魚。
食藻的魚類最著名的就是白鰱魚,還有我們這些觀賞魚玩家最熟悉的異形魚,也包括一部分三湖慈鯛魚類,比如著名的蝴蝶和龍王。
第二類:肉食性魚類。
這是一群不怕長胖的家伙,喜歡吃肉肉。
不過,肉食性魚類也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初級肉食性魚類,主要吃浮游性小動物,也就是水里的小蟲子,也可能吃水底的螺,這種肉食性魚類大多看起來很面善。比如吃貨們很熟悉的鳙魚和青魚,比如觀賞魚玩家很熟悉的狗頭魚和胭脂魚;
第二種是次級肉食性魚類,它們會吃掉別的魚,看起來很兇猛。比如著名的鱤魚和哲羅魚,再比如觀賞魚玩家熟悉的水虎魚和烏鱧,甚至是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的帶魚。
第三類:雜食性魚類。
它們是一類既吃肉肉也吃菜菜的魚,種類繁多。
最著名的雜食性魚類是鯉魚和鯽魚,還包括羅非魚。
回到我們水族圈,我們市面上常見的觀賞魚大多數屬于雜食性魚類。大到龍魚和錦鯉,小到燈魚和麥穗魚,都是雜食性魚類。
養魚小知識:其實肉食性魚類還可以分為伏擊型、誘餌型、搜索型、追擊型和寄生型五種,草食性魚類也可以再分為濾食型、吸入型、刮食型和吞食型四種。所有的魚類還可以分為廣食性魚類和狹食性魚類。
由此可見,魚類的食性是很復雜的,你家的觀賞魚是有食性偏好的,它并不是什么都吃的。
就算它是雜食性魚類,也可能出現挑食的情況。
比如吃過蟋蟀的龍魚,通常就不再喜歡吃普通龍魚飼料,就是這個道理。
那么,面對一種我們不熟悉的觀賞魚,我們如何來比較準確地去判斷它的食性呢?
判斷觀賞魚食性的最佳途徑——嘴
既然講到這部分內容了,那就給大家把這個問題展開來細講一下吧!
魚類的食性其實在它們的身體上留下了十分明顯的印記,只是你不熟悉罷了。
第一個印記——覓食工具。
魚類可以通過眼睛、耳石、側線和電感應系統來定位食物的具體位置。
比如依賴視覺的狗魚和龍魚,比如依賴嗅覺是魟魚和鰻魚,比如依賴味覺的食土鯛和異型魚。
當然,這對于我們甄別觀賞魚的食性沒什么鳥用觀賞魚可以吃嗎,大家可以作為知識點儲存在大腦里。
第二個印記——魚嘴的大小形狀和位置。
凡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口裂和口咽腔很大,便于吞下食物。當然,濾食性的鰱魚除外。
凡是溫和的草食性魚類口裂都很小。
口裂長得偏上的魚,大多是吃浮游植物和藻類的,也可能吃浮游小動物;
口裂向下的魚,大多是為了吸食水底的附著性藻類或者是水里的有機碎屑。
口裂居中,不偏上也不偏下的,口裂很大的是肉食性的,口裂不大的大多是雜食性魚類。
第三個印記——魚的牙齒。
魚的牙齒分為:頜齒,口腔齒和咽齒。
肉食性的魚類有數量比較多的頜齒和口腔齒,而那些只有咽齒或者沒有牙齒的魚類,不是雜食性魚類,便是草食性魚類。當然,也有部分吃藻的魚類有細小的頜齒,這就需要單獨來識別了。
其實,還有第四和第五個印記,分別是魚的鰓耙和魚的胃,但是和本文的主題關系不大,就不贅述了。如果你對這部分內容感興趣,可以私信嘩仔。
說了這么多,其實嘩仔只是想說:分辨觀賞魚食性最簡便的辦法就是看它嘴巴的朝向和牙齒的位置。
大嘴沖正前方打開,有牙,大概率上來說,是肉食性魚類;
小嘴向下開,沒有牙,大多是在雜食性魚類,如果有牙一般是素食性食藻魚類;
小嘴巴向前開,看不到牙,一半概率是草食性魚類,一半概率是雜食性魚類。
總之,你給肉食性觀賞魚喂菜,或者給草食性魚類喂肉,都是一件很令人尷尬的事情,個別情況下,你還可能讓魚主人默默地鄙視你一番。
不過,在某些特殊時刻,觀賞魚的食性也并非一成不變。
說說食性的轉化吧
在兩種特殊的情況下,觀賞魚的食性有可能轉化。
第一種情況,稚魚轉幼魚時期。
不管魚類長大了以后吃什么,在它們小時候,都是以浮游生物作為開口糧的。
隨著觀賞魚的長大,進入了幼魚期,這時候,不同的觀賞魚開始向不同的食性轉化。
有的魚開始濾食水中的藻類,有的魚潛入水底吃螺,有的魚開始攻擊別的魚,而更多的魚是開始見什么吃什么。
第二種情況,在餌料極端欠缺的情況下。
在某種魚類長期遭遇沒有某種適口食物的情況下,它們會出現進食那些從不進出的食物的情況。
比如草魚可能吃蟲子,肉食性魚類可能會暫時用水底的有機碎屑充饑。
這種被迫選擇的餌料在魚類學上被稱作“強制性食物”。
不論從魚的健康上考慮,還是從魚的生長速度上考慮,吃強制性食物對魚類都是沒有好處的。
再說說本文開頭的那個給錦鯉投喂辣條的小孩子吧!
錦鯉是雜食性觀賞魚沒錯,但是也并非什么都可以投喂給它們。
且不說辣條是不是合格的產品,我們就單單考慮一下辣椒油這個東西,我們有多少玩家愿意給自己的愛魚喂辣椒油?
更何況,這種零食富含油脂,會讓錦鯉池水面形成一層油膜,對于即將溶入水體的氧氣也有阻隔作用。
結論:不要輕易在朋友親戚的魚缸或魚池里胡亂投喂你所謂的“魚糧”,有時候,你投喂的魚糧是可能會讓觀賞魚生病的。
嘩仔的心里話:什么觀賞魚吃什么糧,我們心里必須非常地清楚。普通的顆粒性飼料大多里面既有魚粉又有豆粕,所以它屬于雜食性魚糧。如果你玩的是純素食魚類,你就必須買純素食性魚糧。在這個問題上,馬虎不得。
敬請關注網易號嘩仔說魚,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